潍坊惊现诡异理财陷阱,到账资金变理财产品,银行建议贷款解困
关于您提到的潍坊某银行客户遇到的情况,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涉及金融服务的纠纷。以下是对这种情况的一般性分析:
1. "理财产品与贷款":通常情况下,银行会为客户提供多种理财产品,以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但如果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应到账的资金被转为理财产品,这可能涉及到银行操作不当或存在误导行为。
2. "银行建议贷款":如果客户在遇到资金短缺时,银行建议其办理贷款来应急,这本身是银行的一项常规服务。然而,如果银行在客户不知情或未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推荐贷款,可能涉嫌不当销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应对措施:
1. "沟通确认":首先,与银行进行沟通,了解具体情况。确认资金是否真的被转为理财产品,以及贷款的具体条款和利率。
2. "查阅合同":仔细查阅相关合同和协议,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3.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认为银行存在不当行为,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并考虑采取法律行动。
4. "投诉举报":如果银行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5. "记录证据":保留好与银行沟通的记录、合同、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在必要时提供。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内容:
近日,半岛网记者接到潍坊市民刘先生投诉,称他在中信银行潍城支行本该到期到账的钱,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买入”理财产品。该到账的钱没到账,家中父母手术住院又都等着用钱,刘先生心急如焚。
市民:该到账的钱却成了理财产品,又在银行建议下办理贷款应急
“我一个月前就和银行打招呼要用这些钱,后来银行那边让我去输密码,告诉我11月7号能收到到账短信,结果没收到,8号我去问,他们就说我的钱连本带利买了理财了。我母亲和岳父现在都在医院躺着,急需用钱,银行里的钱却出了问题……”刘先生告诉记者。根据刘先生提供的客户回单,记者了解到他“被买入”的理财产品是“乐赢稳健和信半年定开”,直到2021年5月11日才能到账。

“之前都是钱先到账再去银行买入,但这次和之前不一样了,需要我去银行输密码,本来到账有急用的钱却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理财产品,15万元一分钱也取不出来。”刘先生告诉记者,因父母急需用钱,还在中信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办理了短期贷款。

刘先生说,经过自己多次反映,11月25日,中信银行回复他“钱11月30日12点前可以到账”。然而,12月的钟声响起,刘先生没等到他的钱到账。
中信银行:客户操作失误造成赎回失败,资金自动进入下一个理财周期
“刘先生这次买的理财产品属于新产品,是需要进行赎回才能到账的,不同于之前的产品。”中信银行潍城支行理财经理范向苑告诉记者,之前让客户来银行输密码就是办理“赎回”。
“后来客户来银行,说他的钱没有到账,我们接着做了查询,发现钱已经连本带利自动进入下一个理财周期,才知道前期赎回失败了。”范向苑说,赎回失败的最大可能就是客户在输入密码后没有点击确认。
中信银行潍城支行马姓行长告诉记者,因为客户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是中信银行总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支行没有权利给客户放款。“考虑到该客户的特殊情况,我们一直在和总行协调,总行也同意给该客户开辟‘绿色通道’,近期可以放款给客户。”关于放款的准确时间,马姓行长无法给出准确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