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类“客服”涉嫌诈骗,冒充“教育退费”诱骗,切勿轻信!

警惕!这类“客服”涉嫌诈骗,冒充“教育退费”诱骗,切勿轻信!"/

是的,近期确实有关于不法分子利用“教育退费”为名的诈骗案件频发。这类诈骗通常有以下特点:
1. "假冒身份":诈骗分子会伪装成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或者官方客服,利用受害者的信任进行诈骗。 2. "紧急情况":他们会以各种紧急情况为由,要求受害者尽快操作,避免错过所谓的“退费机会”。 3. "诱导转账":在取得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者进行转账操作,声称需要支付手续费、税费等。 4. "信息泄露":诈骗分子可能会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敏感信息,进而盗取资金。
面对此类诈骗,公众应提高警惕,做到以下几点:
- "核实身份":接到任何退费、退款等相关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 - "谨慎操作":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更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和资金信息透露给他人。 - "官方途径":遇到退费问题时,应通过教育机构官方渠道或正规途径解决,避免私下交易。 -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并尽可能提供相关证据。
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

相关内容: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收到“专升本培训”“成人高考”等教育机构发来的短信,称“机构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将无偿退还学员之前缴纳的学费”。竟有这样的“好事”?当心,这是或许是新骗局!


2024年12月,杭州钱塘区公安分局接到辖区内群众宋某的报警求助,称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损失共计27257元。


经了解,宋某曾于2023年在某教育机构报名“成人大专”的相关课程,后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可以退还学费,但必须以“债权转让”的方式操作,要求宋某往指定账户充钱,最后才能把充值的本金和退款的金额一起提现出来。随后,该名“客服”不断诱导宋某在非官方平台充值。在多次充值均无法提现后,宋某才察觉到异样,并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立即报警求助。





骗局解析



上述案例中,该名“客服”诱导宋某登录非法网站,告知其“只要持续转账,就可以收到退还的学费和20%的返利”。宋某不疑有他,连续进行多次转账操作,而“客服”却声称“操作失误导致债权资金被冻结,现在需要加大投入进行解冻操作”。


宋某求财心切、信以为真,最终落入骗子的圈套。此类诈骗令人防不胜防,常见套路如下:


一、筛选人群: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筛选诈骗目标对象,并冒充培训机构客服,以打电话或加微信、QQ 等方式主动联系受害人,告知其报名的课程可以申请退费,以此获取信任。


二、下载平台:受害者放松警惕后,骗子会以“返还学费、充值返利”等理由,诱导受害则点击陌生网址链接并下载虚假App,同时还会要求其填写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三、诱骗财物:前期,受害人按照骗子诱导,投入资金可能会获得本金和小额返利。待继续追加资金,骗子不再返还,以操作错误、账户冻结、交解冻金等理由不断诱导受害人转账。


近年来,不法分子们的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翻新,编造的诈骗理由更是紧跟社会热点。他们不再满足于扮演“老套”的平台客服和快递员,也不再以退快递费、退货等蝇头小利来筛选“目标人群”,反而利用专业名词、金融术语等“高大上”词汇行骗,令人防不胜防!


杭州网警提醒广大市民,做好以下三点,防范此类“退费”骗局:


首先,遇到“客服”主动提出退费,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可电话联系官方客服、培训机构等进行验证;


其次,不要加入陌生群聊、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或在不明软件中输入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隐私信息,谨防被骗子窃取利用;


最后,正规退费流程应该将款项如数返还给当事人,不会要求购买理财产品或变换退费项目。切记!退款需要先交钱的都是诈骗!若遇类似情况,及时报警处理!


来源:杭州网警

责任编辑:柯学子

发布于 2025-07-09 14:29
收藏
1
上一篇:快醒醒,牛市真的来了!抓住财富增长的绝佳时机 下一篇:创业板何时崭露头角?求专家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