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密集抽血叠加期指移仓,沪指缩量微跌0.4%揭示市场调整态势
这句话描述的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情况。以下是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1. "IPO抽血":IPO(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公司首次向公众出售股票,以筹集资金。在IPO期间,大量资金被用于购买新股,这可能导致市场中的流动性减少,从而对股市产生“抽血”效应。
2. "期指移仓":期指是指期货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期货。移仓是指投资者将期货合约从一种到期月份转移到另一种到期月份的行为。在移仓过程中,投资者可能会进行大量交易,从而对市场产生短期波动。
3. "沪指缩量微跌0.4%":沪指指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通常指的是上证综指。这句话说明在IPO抽血和期指移仓的双重影响下,沪指出现了微幅下跌,跌幅为0.4%,同时成交量(缩量)也出现了下降。
总结来说,这句话反映了在IPO抽血和期指移仓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股市出现了一天的回调,但跌幅不大。
相关内容:
继前一交易日成交量萎缩至3000亿元之下后,沪市昨日(1月14日)再度缩量,成交额降至2672亿元,这是央行去年11月下旬降息以来沪市单日成交额最低值。同时,在期指交割周移仓效应的作用下,市场震荡加大,沪指昨日高开低走,全天振幅达到2.3%,最终下跌0.4%,报收于3222.44点。中金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昨日期指总持仓增至22.74万手,多空争夺加剧。
沪市成交连续缩量
投保基金数据显示,上周(1月5日至9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增加额为5144亿元,减少额为4086亿元,证券市场保证金净流入1058亿元,结束了持续两周的净流出。不过,这似乎并未在二级市场产生积极效应,相反,由于新股密集发行,市场抽资压力较重。
对此,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本周有大批新股发行上市,银证转账大幅净流入,很可能是奔着一级市场打新去的,因此对二级市场并无太多的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新股发行数量达到22只,是IPO重启以来的单周最高纪录,国泰君安预计本批新股冻结资金总量约为2.16万亿元。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也表示,单只新股申购的冻结资金少则百亿元,多则几千亿,A股市场的流动性面临大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受此影响,沪指昨日早盘冲高反弹后不久便显疲态,股指一路震荡下行,最终报收于3222.44点,微跌0.4%,成交额则缩量至2672亿元,为央行2014年底降息后沪市单日成交额最低值。同时,近日连续反弹的创业板指昨日也止住了反弹势头,缩量下跌0.82%,报收于1588.01点,结束4连阳。
短期多空争夺恐加剧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501持仓量已经低于次月合约IF1502持仓量,期指交割周移仓效应显现。
来自中金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昨日,资金继续大幅移仓至次月合约IF1502,其中多头主力席位增仓12598手,空头主力席位则增仓14827手。值得注意的是,空头主力席位中的中信期货和海通期货增仓数量分别达到2268手和2877手,而多头主力席位则只有中信期货增仓超过2000手,达2801手。期指总持仓昨日达到22.74万手,连续两日增加。说明当前多空双方分歧依旧很大,短期争夺恐加剧。
对于短期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沪指短期面临3478点一线的重要阻力位,该点位是2009年四万亿行情的高点,需要充分蓄势才能突破,同样的情况在2014年10月沪指突破2400点关口时也出现过,2400点是沪指2012年和2013年的阶段性高点,沪指在该点位横盘震荡了近一个月时间,但突破之后便开始快速上涨。从逻辑上来看,支持本轮蓝筹行情的根本逻辑还没有发生改变。但短期流动性预期的走弱、舆论氛围对风险的强调以及技术面上的阻力无疑会对指数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制。
也有私募人士表示,短期来看,市场调整动力仍然充足,虽然当中存在权重蓝筹板块的脉冲行情,但总体而言,在资金面掣肘的格局下,多头阵营很难发动像样的攻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