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金融数据展望,社融同比预期增长,信贷市场迎季节性升温
6月金融数据前瞻通常基于对前几个月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趋势的分析。以下是对6月金融数据的几个可能的前瞻:
1. 社融规模同比多增:
- 社融(社会融资规模)是衡量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预计6月社融规模可能会同比多增,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 政府债券发行:随着政府债券的发行,将为市场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 企业债券发行:企业可能会抓住市场利率较低的时机,增加债券发行,以扩大融资规模。
- 银行信贷:银行信贷政策可能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信贷投放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2. 信贷有望季节性回暖:
- 信贷数据通常在年中会有一定的季节性回暖,这是因为企业和个人在年初制定预算后,年中可能会有更多的资金需求。
- 预计6月信贷数据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 企业贷款: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恢复,企业贷款需求可能会增加。
- 个人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在年中可能会有所增长,尤其是在房地产销售旺季。
- 票据融资:票据融资可能会因为企业支付和收款周期的影响而有所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预测是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外经济环境、政策调整、市场情绪等。因此,最终的数据可能会与预期有所不同。金融机构和分析师通常会
相关内容:

在度过信贷投放淡季后,市场机构预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有望实现同比多增。
兴业研究表示,6月是信贷大月,预计6月信贷呈同比多增,新增贷款规模预计为2.5万亿元,信贷增速小幅上行至7.2%。具体来说,从居民信贷来看,6月估算的一、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录得-8.7%,房地产市场交易回落,居民信贷投放承压。从企业贷款来看,5月工业企业资产回报率录得4.1%,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有待提振,企业融资需求较弱。预计6月信贷规模弱于季节性增长,不过由于2024年同期基数较低,6月信贷或仍能够实现同比多增。
光大证券预计,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3万亿元-2.5万亿元左右,同比多增2000亿元-4000亿元。一方面,受指标考核、同业对标、年中业绩表现等因素驱动影响,银行6月贷款投放诉求季节性提升,月内部分银行通过票据贴现转贴现、对公短贷等集中冲量填补规模。同时,对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四家大行的5200亿定增注资于6月落地,可有效补充四家大行资本金,对月内及后续信贷投放亦形成较强支撑。
除信贷季节性回暖外,政府债券融资继续同比多增,将支撑6月社融增长。
东吴证券宏观团队在研报中指出,由于贷款需求或延续前一个月季节性回暖的态势,并且由于政府债融资继续同比多增,社融增量和增速继续回升。其中,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在内的政府净融资达到1.41万亿,相比去年同期政府债融资高峰同比多增0.7万亿,受政府债融资同比多增和贷款融资环比回暖的带动,预计6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6万亿-3.8万亿,6月末社融增速或环比回升至8.8%。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预计,6月社融新增3.5万亿(上年同期新增3.3亿),增速8.75%。
分项来看,该机构指出,6月社融口径下的人民币贷款,预计新增1.5万亿左右。 据Wind数据统计,当月政府债净融资约1.4万亿(上年同期约7000亿)。其中,国债净融资约7060亿(上年同期约4776亿),地方债净融资约7030亿(上年同期约2300亿)。企业直接融资约8300亿。结构上,企业债券净融资约2750亿(上年同期约1680亿)。其中,产业债净融资2935亿元(上年同期约1596亿),城投债净融资约-689亿元(上年同期约22亿)。企业IPO/增发等募集资金约5530亿(上年同期约125亿)。“非标”融资减少1500亿左右(上年同期约-1300亿)。
M1、M2增速有望上行。
兴业研究指出,M1增速有望较上月上行0.5个百分点至2.8%。一方面2024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6月信贷增速与社融增速均有所上行,存款派生效应及化债政策持续推进下,6月M1增速预计明显上行。M2方面,市场流动性改善结合低基数影响,6月M2增速预计上行至8.5%,较上月上行0.6个百分点。
“预计6月M2增速为8.3%,提升0.4个百分点。5月回升主要与2024年5月整顿存款‘手工补息’有关,去年5月企业存款同比多减6607亿,因此有低基数的影响。此外,存款向理财分流的情况或将持续,2025年一季度央行通过暂停国债买入和回收流动性等措施推动国债收益率适度回升,使得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受损,导致部分资金从理财回流至存款账户,也对M2上行有所支撑。预计6月M1增速为2.7%,前值为2.3%,提升0.5个百分点。预计伴随财政资金的逐步拨付和使用可能对M1数据逐步产生正面带动。”浙商证券宏观团队指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