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盘半小时成交额破200亿!浙江三股领跑首发阵营
科创板自开盘以来表现强劲,半小时内成交额突破200亿人民币,显示出市场的活跃度和投资者对科创板的信心。以下是三家浙江地区的上市公司成功进入首发阵容的消息:
1.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公司,中控技术在科创板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 "浙江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兰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制品于一体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生物科技领域。在科创板的成功上市,有助于华兰生物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3. "浙江科博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博创新专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制造,其产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机遇。
这三家浙江企业的成功上市,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也展现了浙江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成果。同时,这也为其他科技型企业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企业投身于科技创新和创业浪潮中。
相关内容:
今天上午,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9点30分,随着上交所开市锣的敲响,科创板股票将正式开始挂牌交易。与主板、创业板不同,科创板拥有全新的发行制度和上市规则。科创板将试点注册制,信息披露制度也更加严格。科创板的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

从行业分布来看,首批25家上市公司全部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3家,占比52%,其他为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25家企业拟融资规模为310.89亿元。这25家企业的发行价在5.85元至62.6元之间,平均发行价为29.2元。发行市盈率在18至170倍之间。
科创板开盘半小时成交破200亿
半导体公司领涨
半导体公司领涨科创板
7月22日,25家科创板公司鸣锣上市。截至发稿,25家公司悉数大涨。其中,又属半导体产业链公司表现最为抢眼,涨幅前三公司分别是安集科技、澜起科技和中微公司。
安集科技现涨201.10%,报118.00元/股。本次每股发行价格为39.1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8.26倍。公司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澜起科技现涨173.79%,报67.90元/股。本次发行价格为24.80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0.12倍。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
中微公司现涨164.94%,报76.86元/股。本次发行价格为29.01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70.75倍。公司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高端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公司,公司聚焦用于集成电路、LED芯片等微观器件领域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深硅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等关键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中国通号、澜起科技成交额双双突破20亿元
截至7月22日北京时间10:01,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成交额突破200亿元,中国通号成交额34亿元居首。
截至7月22日北京时间9:55,中国通号、澜起科技成交额双双突破20亿元,其中中国通号成交额超过28亿元。
开盘15分钟 4只科创板个股换手超30%
7月22日,截至9:45,通达信数据显示,安集科技、西部超导 、心脉医疗、华兴源创等4只个股换手率超30%。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7月22日举办的科创板上市仪式上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肩负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也承载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初心,对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将不断深化对科创板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始终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向,充分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关键制度创新,推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健康发展。
这几家浙股冲进科创板首发阵容
今天上午,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浙江共有容百科技、杭可科技、虹软科技三家企业成为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交易企业。
这些企业有啥“硬核”?创始人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和“最强大脑”?
67岁锂电老兵拿下科创板浙江第一股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曹骥
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后处理设备)
硬核:目前国内极少数可以整机成套设备出口,并与日本、韩国的主要锂电池生产商紧密合作的后处理设备厂商之一。客户包括韩国三星、韩国 LG、日本索尼(现为日本村田)、宁德新能源、比亚迪等。
60天闪电过会,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浙江企业第一个冲进科创板。
1984年,曹骥创办杭州可靠性专用仪器厂(杭可仪)并担任厂长。当时的杭可仪还是一家集体企业,主要从事实验室用老化筛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999年,杭可仪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时任厂长的曹骥认缴出资额49万元,持股比例49%,成为改制后杭可仪的董事长、总经理。
就在改制前后,曹骥开始探索锂离子电池后处理设备研发。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改制后,曹骥也曾一度成立四家公司开拓芯片业务,但情况并不理想。2010年后,他放弃芯片业务,全面转向锂离子电池后处理设备,并在2011年创立了杭可科技。
搭上锂电池发展“顺风车”的杭可科技,经过多年发展,锂电池后处理设备成为其主营业务,近三年的市场占有率都在20%以上。
杭可科技实控人为曹骥曹政父子。今年67岁的曹骥虽然只有大专学历,但是深耕设备制造领域三十多年,行业经验十足。拥有硕士学历的80后曹政,早早被父亲作为接班人培养,从采购部员工做起,一直到杭可科技董事、副总经理、销售部部长。父子并肩作战勇闯科创板,也成为锂电池行业的一道风景。
他用亲身经历诠释:
成功是从顶峰跌落后的反弹力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白厚善
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锂电正极材料)
硬核: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且技术领先。客户包括LG、三星SDI、力神、比克、孚能、比亚迪等国内外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2017年,宁波容百高镍811材料跃居全球出货量第一。
“衡量成功,要看从顶峰跌落之后的反弹力。”这句话是对宁波容百董事长白厚善创业历程的最好诠释。
就在6年前,白厚善还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北京当升科技的董事和总经理。也是在这一年的春天,白厚善黯然离开了这家相伴近20年的公司。
白厚善毕业于中南大学有色冶金专业、东北大学重金属火法冶炼专业,并获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2年,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成立了一个以白厚善为组长的研究组,主要从事电子陶瓷添加剂产品的开发。这个小组就是当升科技的前身。2001年,随着公司改制,他也成为中国工业部门大型院所改制个人持股第一人。
2010年,当升科技成功登录创业板,成为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然而,当升科技上市后业绩变脸,白厚善被认为不适合再当“掌舵人”,年近50的白厚善迎来人生重大挑战。
离开当升科技的白厚善再次创业,他依然选择了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并在2014年重组创立了宁波容百。5年之后,新公司估值已经近百亿元。在科创板的召唤下,他带着自己的公司卷土重来,再次冲击资本市场。
数学天才+摄影发烧友
把喜欢的事做成事业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晖
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视觉AI技术)
硬核:虹软视觉AI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近百亿台智能终端设备。无论你使用三星、LG,还是小米、华为、OPPO、VIVO的手机,其背后的诸多视觉人工智能技术都来自虹软。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虹软科技董事长邓晖来说,则是爱好成就事业。
邓晖堪称不折不扣的学霸。1979年颇具数学天赋的他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后在本校继续攻读硕士,之后又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及教学。他还是个摄影“发烧友”,获得过PMDA摄影技术终身成就奖,拍照足迹遍及全球。
这位本可以成为物理学家或是数学家的人,因为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后选择在图像技术领域成就一番事业。
1994年,邓晖在美国硅谷成立了虹软。1997年,虹软拿下了索尼和理光的大单。通过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推广,邓晖抓住了影像行业的契机,并开辟了互联网事业部。虹软成为世界上最早涉足互联网图像分享的公司之一。
之后,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邓晖围绕“视觉人工智能”做起了文章,并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电视、机器人、智能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 2017年虹软科技将位于美国硅谷的公司总部搬到了杭州。
经受危机的洗礼
终成网络战场的高手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范渊
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网络安全)
硬核:全球网络安全创新500强企业,产品及服务涉及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控制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
顶着阿里系光环,拥有服务于G20峰会、厦门金砖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光鲜履历、扎根在“互联网之都”杭州、深耕网络安全行业多年,在不少人看来,安恒信息通关科创板并不让人意外。
2007年,范渊,这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拥有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曾在国际著名安全公司从事多年技术研发的网络安全专家,决定举家回杭。他一眼相中当时还略显安静的滨江区,把公司安到这里。
公司成立不久,就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安全产品服务提供商。他们日夜赶工,拿出了安恒首款产品:WEB应用弱点扫描器,主要用于北京奥运会官网、在线售票系统。投入之初,就预警到了一次针对官网的黑客袭击,成功阻截黑客。此后,官网和售票系统运行一切正常。安恒就此一战成名。
跟很多创业者一样,范渊也一度深陷危机。2009年,当时安恒已经发不出工资,“靠卖房多撑几个月”。回忆当时的情况,范渊依然心有余悸。存亡之际,滨江区政府出手牵线创投企业注资,安恒顺利度过危机。
范渊曾两次登上美国黑帽子大会演讲,是全球最顶级信息安全大会上出现的第一个中国人。他把自己称为“白客”。“白客,就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他说。
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
个人投资者如果想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是有一定门槛的,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也就是说,不仅要有两年的证券交易经验,账户里还要有至少50万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6月底曾表示,目前符合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户数约有320万户。

文字:邱宇 制图:倪雯冰
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话也没关系,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中小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募基金等产品参与科创板。
目前,博时基金、银华基金、大成基金、中欧基金、财通基金、中金基金等基金公司均推出了科创板相关主题基金。
个人如何参与打新?
打新即投资者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如果中签的话,就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主要有网上和网下两个渠道。
由于网下申购对象不包括个人投资者,因此,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只能通过网上申购参与打新。
要想进行网上申购,第一步是需要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即满足上面所说的几个条件。
第二步是要符合关于持有市值的要求,也就是参与科创板新股申购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上海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总市值在1万元以上(含1万元)。
举个例子,你股票账户里买有超过1万元的浦发银行(股票代码:600000.SH )股票,同时符合参与科创板的上述条件后,则可参与科创板新股打新。因为股票代码601和600开头的才是上交所的股票。而000开头的为深交所主板股票;002开头的为深交所中小板股票,300开头的是深交所创业板股票。
此外,还有一种方式,可以投资银行理财和基金参与打新。如,目前中行、招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推出的科创板主题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投资打新基金间接参与科创板打新。

7月22日,一只铸有“科创板”字样的特制铜锣摆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中央。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新股“买到即是赚到”吗?
很多人认为新股买到即是赚到,就像中彩票一样。数据显示,参与网上打新的投资者人数已经突破310万。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都参与了打新。
事实上,科创板的新股并不便宜。
市盈率(PE)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市盈率越高,代表股票的价值越被高估。
科创板股票的发行价取消了23倍市盈率上限,所以平均市盈率明显超过A股整体水平。
据太平洋证券研报统计,25家企业的市盈率在18.86-170.75倍之间,均值为49.16倍,中位数42.14倍。
其中,市盈率最高的为中微公司,170.75倍;最低的为中国通号,18.8倍。中国通号、沃尔德、天宜上佳、航天宏图4家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水平,其余21家全部高于行业估值。

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IPO数据概览。制表:程春雨
从发行价格来看,根据Wind数据,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只新股平均发行价格为29.20元/股。截至7月15日,在今年发行的87只A股新股中,发行价格超过29.20元/股的仅21只。
另外,中签率方面,首批25只科创板新股平均中签率近0.06%,高于A股整体水平。
交易要注意哪些问题?
科创板的交易规则与A股的现行规则不太一样。
首先是涨跌幅,科创板股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从第六个交易日开始设置20%涨跌幅限制。
前5个交易日,科创板还设置了临时停牌制度,当盘中股价较开盘价上涨或下跌幅度首次达到30%、60%时,都分别进行一次临时停牌。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提醒,不设涨跌幅,那么投资者买入后被“挂在高空”的可能性很大;20%的涨跌幅限制比10%的A股现行限制大了一倍,交易风险更高。
其次,科创板的单笔申报股数与目前A股的100股不同,其起步数为200股。并且,每笔申报只要超过了200股,就可以以1股为单位递增,比如可以购买201股、202股。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科创板没有引入T+0交易制度,仍然采用T+1。T+1是指当日买入的股票不能当天卖,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仍不成熟,投资者结构中中小散户的占比较大,单边市的特征未发生根本改变,市场监控监测手段仍不够充足。科创板从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发,暂未引入T+0的交易制度。

资料图:成都某证券营业部内股民在关注大盘走势。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对A股主板走势有什么影响?
安信证券指出,假设科创板交易首日绝大部分公司换手率达到89%,预计科创板首日成交额约为313.94亿元(假设交易均价超过发行价35%),那么科创板将占两市总成交额约6.56%,流动性冲击不大。
华泰证券分析称,科创板对A股主板等流动性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底仓引流效应和分流效应。
一方面,科创板增加股票供给,对A股现有板块的交易量形成一定的分流压力,分别在发行和上市交易两个阶段;另一方面,参与申购科创板新股需要A股底仓市值,有望增加现有板块配置资金。
关于“对A股现有板块的分流压力”,广发证券认为,综合机制、体量方面因素考虑,科创板带来的分流效应有限可控。
从机制来看,创业板开板打新采用新股申购预先缴款,首批冻结申购资金规模达万亿元,而科创板打新仅采用市值配售方式,分流效应大大弱化;从体量来看,2019年科创板融资规模预计在800亿元至900亿元,节奏整体可控。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此前表示,科创板有严格的相应标准和相应程序,不是说随便谁想上市就可以上市。同时科创板注重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就包括了市场的约束,只要市场各方,包括中介机构、发行人、投资者等,也包括监管部门在内,各方归位尽责,相信科创板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局面。
来源:浙江新闻(监制 章宏法 包璇漪 金毅 策划丨编辑 倪冰 陈颖 设计 王汝吉)综合自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袁华明)、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视点微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